各省的名稱都是怎么來的呢?今天,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下~
4個直轄市
1北京(京)
戰國時期稱薊,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。遼國稱燕京。金國改稱京都。元朝稱大都。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,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“北京”。1949年設為直轄市,取全稱中的“京”字作為簡稱。
2天津(津)
唐宋以前,天津稱為直沽。金代形成集市稱“直沽寨”。元代設津海鎮,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。
明朝,燕王為爭奪皇帝位,在這里發兵渡河南下,打敗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。為紀念在這里渡河起兵,所以稱“天津”,意即天子經過的渡口,簡稱津。
3上海(滬)
北宋初期,這里已形成居民點,從這里出海打漁,所以稱上海。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,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,叫“邕”,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,因此,這一帶被稱為“滬瀆”,故上海簡稱“滬”。
另外,因為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,故上海也稱“申城”。
4重慶(渝)
重慶古稱“巴”。秦時稱江州。隋時,嘉陵江稱渝水,重慶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,故重慶簡稱“渝”。
重慶之名始于1190年,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,后登帝位,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,取“雙重喜慶”之意。
5個自治區
1內蒙古自治區(內蒙古)
蒙古原為部落名,始見于唐代記載。1206年,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,建立蒙古國。元滅后,蒙古族退居塞北。明清形成內、外蒙古之稱。
晚清以后,泛指大漠以南、長城以北、東起哲里木盟、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。
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新)
古代稱西域,公元前一世紀起,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。唐代設伊、西、庭三州和安西、北庭兩個都護府。17世紀中葉以后,清朝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,在天山南北設伊犁將軍。
清光緒十年(1884年),改為新疆省,意為“故土新歸”。1955年,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。取全稱中“新”字作為簡稱。
3西藏自治區(藏)
元朝、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,“烏斯”是藏語“中央”的意思,藏是“圣潔”的意思。因為它在中國西部,稱西藏。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,取全稱中的“藏”字作為簡稱。
另一說認為,簡稱源于故稱“烏思藏”。
4寧夏回族自治區(寧)
公元5世紀處,匈奴貴族赫連勃勃自以為是夏后氏后裔,故將建立的割據政權定國號為“夏”。宋代,黨項族拓拔氏首領李元昊稱帝,定都興慶府(今銀川),立國號“夏”,創立文字,建西夏王朝。
13世紀,元滅西夏,取“平定西夏永遠安寧”之意,在這里設寧夏行省,始有寧夏之名。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。取全稱中的“寧”字作為簡稱。
5廣西壯族自治區(桂)
宋設廣南西路,簡稱廣西路,“廣西”一名產生。元設廣西兩江道。明設廣西省。又因秦時曾設桂林、象郡、南海三郡,而歷史上廣西2/3地域屬桂林郡,故廣西簡稱“桂”。
23個省
1江西省(贛)
唐代設江南西道,簡稱江西道,江西由此得名。宋設江南西路。元設江西行省。后皆設江西省。因贛江縱貫全省,故簡稱“贛”。
2安徽省(皖)
安徽省和江蘇省是同時成立的,由原先的江南省一分為二。取當時的政治中心安慶(今安慶市)和經濟都會徽州(今歙縣)二府首字組成安徽省。安慶府是春秋時皖國故地,別稱為皖,故安徽簡稱“皖”。
3廣東省(粵)
宋置廣南東路,簡稱廣東路,由此出現廣東一名。元設廣東道。明設廣東省。轄區漢初為南粵之地,故簡稱“粵”。
4湖南省(湘)
唐代在洞庭湖以南,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設湖南節度使,始出現湖南一名。宋置荊湖南路,簡稱湖南路。元明兩代設湖南道,清代設置湖南省。因湘江縱貫全省,故簡稱“湘”。
5湖北省(鄂)
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,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,簡稱湖北路,湖北一名產生。元明兩代設湖北道,清代設置湖北省。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,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,故湖北簡稱“鄂”。
6河北省(冀)
戰國時,黃河以北的齊國土地稱為河北。漢設河北縣,唐設河北道。轄區與今有出入。1928年設河北省。轄區相當于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《禹貢》中的冀州,故簡稱“冀”。
7河南省(豫)
古稱黃河以南南地區為河南。漢設豫州部。唐置河南道。宋置河南路。元置河南江北行省。明初設河南省。轄區相當于《禹貢》中的豫州,故簡稱“豫”。
8四川省(川或蜀)
轄區秦時設蜀郡。漢設益州部。唐設劍南道,又分劍南東川、劍南西川兩節度使。宋設西川路和峽路,后將西川、峽二路分為益州、梓州、利州、夔州四路,合稱“川峽四路”,簡稱 “四川路”,四川一名由此產生。元時合并四路,設為四川行省。自此,四川省治沿用至今。取全稱中的“川”字作為簡稱。又因轄區西部古為蜀國地,故又簡稱“蜀”。
9貴州省(貴或黔)
宋代以前設矩州,因當地語音“貴”“矩”難分,故也寫做貴州,元初正式命名為貴州。明設貴州布政使司。清設貴州省,因境內有貴山,取“貴”字作為簡稱。另外,轄區東北部秦時屬黔中郡,唐屬黔中道,境內又有黔靈山、黔靈河,故又簡稱“黔”。
10吉林省(吉)
吉林一名源于“吉林烏拉”,滿語意為“沿松花江的城市”。1673年建城。1676年置吉林將軍。1907年將其轄區改稱吉林省。取全稱中的“吉”字作為簡稱。
11遼寧省(遼)
秦漢魏晉時代,在遼河以東設遼東郡,以西設遼西郡。北宋時,在今河北、遼寧一帶,契丹族建立遼國。遼金時代設置遼陽府。元設遼陽行省。明設遼東都司。清設遼東將軍。后因遼河流域為清朝發源地,取“奉天承運”之意,改為奉天省。1929年,取“遼河流域永遠安寧”之意,改稱遼寧省。取全稱中的“遼”字作為簡稱。一說因境內有遼河,故簡稱“遼”。
您好,歡迎瀏覽我社國內游 周邊游 西安周邊游推薦 濱海度假、草原休閑、山岳探險、鄉村民俗、紅色旅游線路等相關旅游線路,網上報價僅做參考,詳情請來電咨詢 029-86699768 86690158 86690914 86699469 謝謝!
消息